——红色微电影《启汉 启汉》赏析
◇周甲辰
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县,被誉为“神州瑶都”。同时,该县又是革命老区县,全县有红色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100多处。这里走出了李启汉、陈为人、江华等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,红七军曾在这里英勇奋战,中央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时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烈士的鲜血。为了让红色文化资源“活”起来,“火”起来,该县近年来整修先烈故居,建设纪念场馆,打造红色教育精品线路等,做了很多工作。他们还编辑了《绝对忠诚——百年瑶都红》一书,真实记录该县近百年来革命与建设的风雨历程。作家陈茂智创作长篇小说《白帆船》,融瑶山风情与时代风云于一体,描叙瑶族青年反抗黑暗,投身革命的艰难历程。今年国庆期间,县委、县政府又联合立博官网总工会推出微电影《启汉 启汉》,表现李启汉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历程,讴歌他爱国忧民、忠贞不屈等优良品德。影片诗意浓烈,感人肺腑,上网首映后,深受网友喜爱,点击率不断攀升。
一、塑造诗性人格
李启汉,江华县码市镇人,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,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与杰出领袖。《启汉 启汉》浓缩了他一生主要事迹,突出表现他救国救民理想超越一切的价值抉择。一是超越千里瑶山。影片一开始就伴随浑厚悠远的音乐展示莽莽苍苍的江华瑶山。在影片中,李启汉读小学时就立志成为“经天纬地之才”。老师告诉他和同学们,青年人若只顾图享安乐,“国家必定遭受异族的欺侮与虐待,甚至于要亡国灭种”。受此影响,他萌发了走出瑶山,寻找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。二是超越骨肉亲情。影片中有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,那就是母校师生齐声朗读李启汉写的诀别信。那封信是李启汉十六岁时写给母亲的。他在信中说,自己的理想是“挽救中国,独立于世界”,并说:“看到国家将亡,不得不丢掉慈爱的母亲”。可以说,李启汉虽然深爱自己的母亲与家人,但是,他无法放下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。三是超越荣辱得失。李启汉走出瑶山后,积极投身革命,“毕其一生为劳苦大众争权益”。他组织示威游行,出版进步刊物,发动工人罢工等,为此曾三次被捕、两次入狱,在狱中受尽酷刑与折磨,但他始终不低头、不屈服。影片展示了他出狱时的惨状:满脸胡须楂子,步伐蹒跚,身体蜷缩,眼睛对光线极不适应。四是超越个人生死。李启汉从小就知道伟大事业“绝非旦夕可以成功,”需要艰苦的“日积月累”。因此,他离开家乡时就有了“即便是死在战场上,也在所不惜”的坚定信仰。在广州“四·一五反革命政变”中,他视死如归,决不妥协,最后被秘密枪杀,年仅二十九岁。总的来看,影片所塑造的李启汉纯粹高尚、无私无畏,他的身上始终闪耀着英雄主义光辉,呈现诗性气质。
二、建构诗性境界
微电影放映时间短,容量有限。《启汉 启汉》一剧连同拍摄花絮和演职员表在内仅用时23分27秒,为在有限篇幅内完整呈现先烈生平,给人鲜活美感,制作者作了精巧安排。一是演绎诗性场景。1945年3月,毛泽东曾给李启汉的妹妹李惠馨(夏明)写信,勉励她“继续为党工作,以继启汉、中夏之遗志”。《启汉 启汉》给主要幕后解说安排夏明的身份,深情的叙说让人感到亲切真实。影片以幕后解说为线索,串起一个个事件碎片与活动场景,形成一串炫目的珍珠。幕后解说承担主要叙事功能,语言概括精要。场景的选取与呈现则主要是为凸显性格,抒发情感,呈现诗意,因而具体而生动。李启汉离开家乡时,母亲带着弟弟妹妹为他送行,弯弯的山道、悠悠的江水与缓慢移动的扁舟无不蕴藏着深厚的亲情与乡情。李启汉就义后,他的妹妹和即将临盆的爱人去刑场寻找遗体,影片所呈现的景象是黑夜、迷雾、闪电、暴雨、雷鸣,两个柔弱的女子撕心裂肺地呼喊着,在遍地横七竖八的烈士遗体间爬行,画面催人泪下。影片中登高望远的场景让人兴致勃发,游行罢工的场景让人激情澎湃,同学战友集会交流的场景让人温暖如春。整部作品叙事虽不完整,但却具有强烈的诗性气质与审美感染力。二是运用诗性镜头。影片表现“五·四运动”、京港大罢工和“四·一五反革命政变”等历史事件都从文献中剪辑了黑白镜头,具有很强的历史感,能将观众迅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代,激发诗性的感悟。影片中常还用到一些景观镜头,诸如青山绿水、古村石桥等,宁静美丽的景观不仅能激发人家园意识与家国情怀,还与喧嚣混乱的时代形成鲜明对照,让人印象深刻。
三、抒发诗性情感
《启汉 启汉》带有强烈抒情色彩,叙事的细腻与完整性常要让位给情感的抒发。影片中有少年登高的狂野,也有母子离别的深情;有游行罢工的激情,也有身陷囹圄的屈辱;有烈士就义的悲恸,也有后人纪念学习的欣慰等,人物的赤子真情、青春激情、革命热情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一起,情感跌宕起伏,整体呈现抒情诗的节奏与旋律。影片在情感抒发上也颇具特色,一是用诗性的意象寄寓情感。无论是在偏远的江华,还是在大都市上海,影片中都曾多次出现油灯的意象。油灯的存在不仅是照明的需要,更是思想启蒙的象征,代表着光明与希望。李启汉离开故乡时,母亲送给他被褥和蚊帐;李启汉走出监狱时,一定要带上那被褥和蚊帐。被褥和蚊帐在这里无疑是血肉亲情的象征。影片中还多次出现古建筑的意象、青山绿水的意象等,它们也都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并蕴含丰富的情感。二是用主题曲与场景音乐渲染情感。影片中的音乐与主题曲不仅具有地域与民族色彩,还蕴含强烈的情感。李启汉告别亲人,远离故乡时,镜头中响起深情悠扬的民歌声,歌声渲染了难分难舍的骨肉亲情。李启汉就义后,刑场上响起哀痛凄婉的歌声,那歌声与风声、雨声、雷声以及亲人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,动人心魄。三是用先烈身后的纪念活动升华情感。李启汉就义多年后,妹妹满头银发依然记得他青春勃发的模样,常因他联想起众多“干大事”的烈士。今天,母校老师还以他为范本教育学生。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、青年学生、共产党员来到他的故居,向他的铜像行注目礼。这些都说明李启汉事迹具有巨大的影响力。在影片中,这些内容有如长篇抒情诗的尾声,是情感的升华,也是主题的深化。
综上所述,《启汉 启汉》以诗性形式塑造诗性人格,抒发诗性情感,作品满溢青春激情,闪耀信仰光辉,既具有思想性,也具有艺术性;既具有教育性,也具有观赏性,堪称让红色文化资源“活”起来的成功范例。正因为如此,它曾被誉为“锤炼绝对忠诚的鲜活教材”。